屏蔽罩锅仔片是什么
屏蔽罩锅仔片是一种集成了电磁屏蔽功能的金属弹片,它在传统锅仔片(实现电路导通和触感反馈)的基础上,增加了屏蔽罩结构,可同时满足按键触发和电磁干扰(EMI)防护的需求。
其核心特点是 “一器两用”:
- 保留锅仔片的基本功能:按压时导通电路,提供机械反馈。
- 附加屏蔽功能:通过金属屏蔽罩将按键区域与周边电路隔离,阻挡外部电磁信号干扰(如射频信号、高频噪声),同时防止内部电路的电磁辐射外泄,保证电子设备的信号稳定性(尤其适用于通信设备、精密仪器等对电磁环境敏感的场景)。
屏蔽罩锅仔片的生产流程
屏蔽罩锅仔片的生产在传统锅仔片工艺基础上,增加了屏蔽罩的成型与集成步骤,具体流程如下:
-
材料选择
主体材料通常采用高弹性不锈钢(如 301、304) 或铍铜(保证弹片弹性),部分屏蔽罩区域会选用高导电率材料(如黄铜) 增强屏蔽效果。材料厚度需兼顾弹性(锅仔片部分较薄,0.1-0.3mm)和屏蔽强度(屏蔽罩部分较厚,0.2-0.5mm)。
-
复合结构设计与模具开发
- 设计锅仔片(弧形凸起)与屏蔽罩(围边、顶盖等封闭 / 半封闭结构)的一体化结构,确保屏蔽罩能完全包裹按键区域,同时不影响锅仔片的按压触发。
- 开发专用多工位级进模,需同时实现锅仔片的弧形成型和屏蔽罩的折弯、围边等复杂结构加工。
-
精密冲压成型(核心步骤)
- 第一步:通过冲压模具先成型锅仔片的弧形结构(与传统锅仔片工艺类似),确定触发力度和回弹性能。
- 第二步:同步冲压成型屏蔽罩结构,通过折弯、拉伸等工艺形成围绕锅仔片的 “屏蔽围墙” 或 “顶盖”,确保屏蔽罩与锅仔片无缝连接,形成封闭的电磁屏蔽空间。
- 关键要求:屏蔽罩与锅仔片的连接部分需无间隙,避免电磁泄漏;同时保证锅仔片的弧形不受屏蔽罩成型影响(否则会导致按键手感异常)。
-
表面处理
- 锅仔片区域:电镀镍、金(增强导电性和耐磨性)。
- 屏蔽罩区域:电镀锡、镍或银(提升导电屏蔽性能,降低电磁反射损耗);部分场景会做接地处理(如预留接地触点,确保屏蔽罩与设备接地端连接,将干扰信号导入大地)。
-
屏蔽性能与功能检测
- 电气性能检测:测试锅仔片的导通电阻、触发力度(确保按键功能正常)。
- 屏蔽性能检测:通过电磁兼容(EMC)测试设备(如频谱分析仪),检测屏蔽罩对特定频率(如 1MHz-1GHz)电磁信号的衰减量,确保符合设备的 EMI/EMC 标准(如 CE、FCC 认证要求)。
- 结构检测:检查屏蔽罩与锅仔片的连接强度、尺寸精度(如屏蔽罩围边高度、密封性),避免因结构缺陷导致屏蔽失效。
-
包装与集成
通常以阵列形式(通过胶膜固定)包装,方便后续与 PCB 板或按键模组组装,部分产品会预留焊接点,用于将屏蔽罩与设备接地端固定。
屏蔽罩锅仔片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射频模块、5G 通信设备、医疗仪器等对电磁兼容性要求极高的场景,其生产对模具精度(需同时控制弹片弹性和屏蔽罩密封性)和材料性能匹配度要求更高。
屏蔽罩锅仔片生产设备